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区块链赋能医疗健康|研究院在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第九期数字健康高质量发展讲堂开讲
2025-05-12
2025年4月25日,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第九期数字健康高质量发展讲堂在德清开讲。本次活动聚焦"新兴技术在网络数据安全中的应用"主题,来自全省30余位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中的安全新路径。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端豪应邀出席活动并分享《区块链赋能医疗健康与数据安全》的精彩报告。目前,随着国家层面多项政策推动医疗数据高质量发展,医疗数据在采集、存储、共享等全生命周期面临合规、隐私保护和跨域协作等多重挑战。而区块链技术为破解这些行业痛点提供了新的思路:1、强化敏感数据保护数据不可墓改:区块链通过加密算法和存储结构,确保医疗数据上链后无法随意更改,降低被恶意篡改或删除风险。隐私保护与访问控制:结合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等技术,授权相关方才能访问医疗数据,防止非法获取和滥用。2、构建可信数据共享机制去中心化信任:分布式账本实现多机构间医疗数据可信同步共享,减少“信息孤岛”。可追溯的数据流转:数据访问、修改均被记录,数据交换透明可追溯,提升跨域协同效率与安全。智能合约自动执行: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实施数据流转规则,保证共享合规自动化,降低人为风险。3、优化运营监管与溯源实时监管与审计:监管机构可实时查看医疗数据流转全过程,及时发现异常行为,提升监管响应速度。全流程溯源:区块链记录数据流转完整历史,便于责任认定与合规审查,增强数据生态透明度。提升合规性:智能合约自动执行隐私合规要求,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数据泄漏或违规处理。此外,端豪主任还重点分享了“医疗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路径实践,提出要从顶层设计、技术支撑、精细治理和多方协作等维度,依托隐私计算与区块链融合创新,实现安全、高效的医疗数据流通与价值创造,打破医疗数据"孤岛",为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次数字健康讲堂传递出明确信号:以技术创新解构数据孤岛,正在从理论构想走向落地实践,而区块链作为信任连接器,或将重塑医疗健康数据流通新生态。关于研究院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是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杭州滨江区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联合设立的创新研发机构,作为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地方政府唯一共建基地。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陈纯院士领衔,将面向维护我国数据安全战略需求,聚焦区块链自主可控、监管充分、内生安全的关键目标,坚持科技、产业、人才“三位一体”,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的创新优势以及研究院学术中心的平台优势,开展一系列区块链与数据安全方面的科研攻关,学术交流、人才引育、产业孵化等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研以致“强”,推动实现我国在区块链与数据安全领域的自立自强,加速形成相关领域产业集群,助力数字经济“二次攀登”。
CCF数发委“数说中国”丨基于水印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治理技术与实践
2025-05-12
人工智能合成内容(AIGC)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却引发虚假信息传播、版权侵犯和身份伪造等严重风险。数字水印凭借鲁棒性高、可规模化部署等显著优势,已成为合成内容治理的重要技术,为人工智能内容生态的监管治理与行业实践提供有效支撑。数字水印:应对AIGC安全风险的关键技术路径随着人工智能合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简称AIGC)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成模型已经能创造出以假乱真的高质量内容。然而,AIGC技术赋能行业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包括虚假信息传播、版权侵犯和身份伪造等问题。2023年,黑客利用AI语音克隆技术制作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投降”视频,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混乱。该事件凸显了AIGC技术被恶意利用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建立有效的AIGC识别和治理机制已成为政府、产业、和学术界等多方的共识。 AIGC数字水印通过在AIGC中嵌入难以察觉的标识信息,能够实现内容来源追踪与验证的功能,因而成为AIGC治理的重要方式。随着国家网信办等多部门正式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数字水印也正式成为国家认可的AIGC治理手段。相比于其他治理手段,水印具有鲁棒性高、可规模化部署等显著优势,为内容溯源和版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将结合水印功能及其行业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数字水印技术在AIGC治理中的关键作用与实践路径,为构建可信可控的人工智能内容生态提供有益参考。水印技术:构建AIGC内容可信治理的技术基石检测与归因功能通过在生成过程中精准嵌入识别特征,构建起AIGC内容的"数字身份证",实现溯源治理。检测功能主要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或构建独立水印系统,实现AI内容的快速鉴别。归因功能则构建双层溯源体系:为模型嵌入差异化"指纹"实现模型归因;通过即插即用模块实现用户归因,解决责任主体认定问题。版权保护水印功能构筑了贯穿AIGC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防护机制,实现知识产权治理。数据层面通过嵌入隐形水印追踪非法数据复用;模型层面实现从合成内容直接提取所有权标识;内容层面利用不可感知像素扰动技术完成创作者确权,同时保持内容质量,有效抵御格式转换、裁剪等攻击,为AIGC创新提供版权保障。完整性验证功能通过隐写与篡改检测形成内容真实性验证体系,实现内容可信治理。隐写功能实现语义级信息隐藏,即使内容被改写仍可还原隐藏数据;篡改检测采用双重机制:嵌入对抗水印实现样本级预警,"双重不可见水印"实现精准定位。这种组合为医疗影像、法律文书等高敏感场景提供真实性保障,解决AIGC信任危机,为构建可信内容生态奠定基础。我国AIGC监管框架与水印行业实践我国高度重视 AIGC的管控,2023年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24年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并建立了一系列配套的法规、实践指南和强制标准,为构建安全可信AI生态与推动行业规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性指导,助力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及相关安全技术稳健发展。在AIGC行业实践中,水印技术已形成支持多模态场景的解决方案,覆盖文本对话、图像生成、视频创作等多元业务场景,支持智能客服、图文设计、影视后期等细分领域的技术落地。数字水印技术集成服务主体标识、内容创作者信息等生产链路核心要素,确保合成内容在编辑与传播后仍可快速定位版权主体或责任主体,有效满足版权确权、风险事件追责等行业核心需求,成为构建安全可信 AIGC生态的基础设施级技术方案。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率先研发了合成内容安全标识平台GCmark,平台汇聚编码规则、实践指南和标准要求,为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与内容传播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的标识生成、检测能力支持,为内容标识打标与检测提供权威、可信、可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结语在AIGC相关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数字水印作为基石,以溯源、确权、防篡改的核心能力,为AIGC治理提供关键解决方案。当技术创新与政策框架同频共振,这项“看不见的安全铠甲” 正筑牢AIGC治理防线,助力构建更具韧性的可信AIGC生态。作者简介任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CCF会士、数据治理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级认可|「基于法律与技术双驱推动卫生健康数据合规流动」入选工信部“2024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
2025-04-27
工信部认可案例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公示了《2024 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入围名单。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浙江省律师协会医疗健康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律协医疗健康专委会”),杭州数圭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圭通科技”)联合打造的「基于法律与技术双驱推动卫生健康数据合规流动」从全国1324个优秀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应用方案典型解决案例。邵逸夫医院在省律协医疗健康专委会和数圭通科技的支持与配合下,通过技术创新和法律合规的双重驱动,推动和确保了医疗数据的合法合规流动获认可。赛事概况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加快构建规模生态,激发产业自主创新活力,高效促进供需协同发展,加强区域联动和资源整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技术创新应用协作组联合北京、天津、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等地方产业主管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信息中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铁路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用户单位,共同开展2024年(第六届)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征集工作。征集工作自2024年7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广大信创企业和用户单位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历经方案征集、资格初审、专家中评&区域评议、专家答辩终评、综合复议等多轮筛选,最终遴选出129个典型应用案例、141个典型解决方案,以及重点为推荐应用案例、解决方案各30个。创新赋能数圭通始终秉持着“创新驱动,技术赋能”的理念,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此次入围,是数圭通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我们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未来,数圭通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新技术,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探索新领域。我们相信,数圭通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将为更多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并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数圭通在未来的征程中,继续书写辉煌,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聚势・共振・新引擎” 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创新共振与生态聚势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2025-04-24
在浙江,低空经济已上升为重要战略布局。2024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重磅发布,明确到2027年,要基本建成航空服务全省覆盖、航线网络全球通达、空港枢纽多式便捷、航空产业高能集聚、低空经济先行引领、行业治理顺畅高效的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相关高地。从土地保障到产业扶持,浙江为低空经济发展构建起全方位政策支撑体系,充分彰显浙江对该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在此东风下,4月18日,由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局、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指导,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主办的“滨创荟”系列活动——“聚势・共振・新引擎”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创新共振与生态聚势沙龙在物联网孵化器产业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集了来自科研机构、行业龙头、科创企业、金融机构的嘉宾,大家分别就低空经济新赛道、低空可信数据空间、低空巡检、低空经济具身智能创新、数据标注等领域输出前沿洞察与实战经验,探讨低空经济的产业发展与创新活力。主题分享:多维解析低空经济市场机遇      区块链技术“三重创新”,筑牢低空经济信任底座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端豪在开场演讲《链动低空:区块链赋能低空经济的三重创新》中提出,区块链技术通过数据可信共享、智能合约自动化、跨域协作机制三大创新,可破解低空经济中数据孤岛、监管滞后等痛点,为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提供安全高效的技术支撑,打造低空经济的可信数据底座。      全产业链布局:从技术闭环到生态升级海卡航空董事长邓凯匀指出,低空经济需以“场景驱动”为核心,构建“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链条协同体系。她以海卡航空的产业实践为例,强调政企协同、标准共建、资本助力是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路径。      低空具身智能:技术与商业的双向奔赴在技术与应用层面,浙大计算机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王洋博士分享了“低空具身智能”技术闭环模型,并提出了低空经济市场需求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年内将以低空基建为主,飞行运营为辅;第二阶段是低空基建和智能技术大幅降低飞行成本;而第三阶段是低空经济带动了政策红利,新一轮的市场机遇到来。同时王博士也分享了技术与商业双向奔赴的案例:普陀山景区首次低空物流运输暨华东地区首次低空有人/无人融合运行,清华大学低空产教融合项目。      场景深耕:无人机巡检与气象保障突破咸亨国际董秘叶兴波分享了无人机智慧巡检在电力、交通领域的落地案例,提出“算法优化+边缘计算”是提升巡检效率的核心;中科航舟总经理李铮梅则聚焦低空气象保障技术,强调气象数据与飞行控制的实时联动对安全运营的颠覆性价值。      数据与金融:夯实产业创新基石整数智能副总裁潘剑宜针对AI大模型训练需求,提出“自动化标注+行业标准共建”的低空数据解决方案;萧山农商银行潘一好从金融视角指出,需设计“风险共担、产融结合”的专项产品,精准提供低空经济全链条护航,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落地,全程助力。圆桌沙龙:共探协同破局路径在由邓凯匀主持的圆桌对话中,几位等嘉宾围绕“技术-场景-资本”协同展开交流。端豪呼吁建立“区块链+低空经济”跨机构数据联盟,打破行业壁垒;王洋提出“以商业化反哺技术迭代”的闭环逻辑,技术与商业两手抓,获得在场企业高度认同;咸亨国际技术负责人王建勇表示,在工业巡检的大场景下,基于目前的技术而言,为技术、产品和业务搭建好桥梁是当下的需求;潘剑宜则表示,高质量数据标注对低空AI模型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嘉宾一致认为,低空经济的爆发需技术标准、政策配套、资本耐心、场景开放四轮驱动,缺一不可,也希望持续搭建政产学研金对接平台,助力浙江打造全球低空经济创新高地。
研究院参编的《稳定币发展研究报告》在Web3.0标准化和全球化峰会上正式发布
2025-04-16
 2025年4月9日,由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物联网研究院(AIoT研究院)及IEEE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联合主办的“Web3.0标准化和全球化峰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印度尼西亚创新经济部副部长Irene Umar、IEEE主席Dr. Thomas Coughlin(2024)、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邱达根、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荣誉会长杨德斌、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陈清焰等出席并讲话。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副院长张帅受邀出席本次峰会。作为“2025香港Web3嘉年华”的核心论坛之一,本次峰会以“Web3.0破局创新:标准化和全球化”为主题,邀请来自各政府及监管机构的代表、国际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杰出企业家代表,围绕区块链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共同探讨通过标准化推动Web3.0行业的进步,通过国际化助力企业融入颠覆性创新的浪潮。本次峰会重磅发布了《稳定币发展研究报告(2025)》,为行业提供关键性指引,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执行会长、香港理工大学AIoT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鸣博士做了详细介绍。研究院作为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的理事单位,是本研究报告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当前,稳定币相关数据类研究报告已经很多,但是缺乏系统视角的研究成果。《稳定币发展研究报告》旨在基于系统工程理论,从本体、技术、应用、监管和标准化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为稳定币标准制定提供预研,为产业理解和认识稳定币提供基础共识,为传统机构探索稳定币业务提供参考框架,为监管机构建设多层次监管框架提供参考。研究院副院长张帅主持了峰会的重要议程——RWA标准化圆桌讨论。当前,实体资产通证化(Real World Assets Tokenization, RWA)正掀起一场全球金融体系的范式革命。通过区块链技术,RWA将现实世界资产转化为数字通证,突破资产交易边界,提升资产流动性,这不仅重构了全球财富分配机制,也将改变了实体企业的融资方式。然而目前全球RWA市场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导致跨平台、跨地区的资产互认与流通受阻,限制了市场规模扩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帅和Geno Group CEO Ian Zhang 先生、Sinohope Asset Management BD负责人Jessica Soong女士、Web3.0 Technology联合创始人 Ivan Chan先生、Realtyx Innovations创始人 Bill Ding先生就标准化促进RWA 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讨论,并结合RWA实际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指出RWA 标准化有助于大幅提升市场效率,降低资产交易的复杂性,构建一个更加稳健、高效且包容的金融生态。关于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成立于2024年1月4日,主要工作是开展Web3.0相关领域标准化研究,汇聚产业资源,建立产业共识,促进技术创新,规范产业生态,支撑政府决策,扩大香港在Web3.0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协会愿景和使命:支撑政府、服务产业;建立共识、规范生态;资源汇聚、促进创新。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理事会成员单位
数圭通|助力医疗数据合规流动
2025-03-27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医疗行业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医疗数据,作为这一变革的核心要素,其价值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挖掘。金华市中心医院的《非计划再次手术数据》在杭州数圭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协助下,成功在杭州数据交易平台上架,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医疗数据资产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更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数据梳理与评估杭州数圭通科技有限公司首先对金华市中心医院的“非计划再次手术数据集”进行了全面梳理。这包括对数据的来源、类型、格式、内容以及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这一过程,数圭通帮助医院明确了数据的敏感性、重要性和使用频率等特征,为后续的数据分类分级和合规评估提供了基础。同时,数圭通还对数据集进行了质量评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数据的上架交易做好准备。技术支持与平台对接在技术层面,杭州数圭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支持。利用AI数据处理手段,对数据集进行高效的治理和优化,确保数据在上架前达到高质量标准。同时,数圭通还协助医院与杭州数据交易所的平台进行技术对接,确保数据集能够顺利上传、展示和交易。这包括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接口开发以及平台兼容性测试等,保证了数据集在交易所平台上的顺利运行。合规性保障确保数据的合规性是数据上架交易的关键环节。杭州数圭通科技有限公司从数据持有主体、数据来源、数据合规管理以及数据权属等多个关键维度,对数据集进行了合法、合规性评估。通过严格的评估流程,数圭通帮助医院构建了一套覆盖数据采集、治理、确权和评估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确保了数据的合规性,还为数据的安全共享与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数据集能够顺利通过杭州数据交易所的审核。交易流程协助在数据集的交易过程中,杭州数圭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医院的技术合作伙伴,协助医院与潜在买家进行沟通和协商。数圭通提供了专业的交易咨询服务,帮助医院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和价格方案。同时,在交易合同的拟定和审核过程中,数圭通也提供了法律和技术方面的支持,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后续优化与服务在数据集成功上架并交易后,杭州数圭通科技有限公司并未停止服务。为了确保数据集在交易所平台上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持续优化,数圭通提供了后续的维护和技术支持服务。这包括对数据集的定期更新、质量监控以及用户反馈的收集和处理等,不断提升数据集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未来,医疗数据资产化将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行业对高效医疗数据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技术的飞速进步使数据处理更智能、更精准,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为数据合规共享与应用保驾护航。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杭州数圭通科技有限公司将勇立潮头,以创新为帆、技术为桨,助力更多医疗机构突破数据管理瓶颈,深挖数据“钻石矿”。我们将携手医院,不断拓展数据应用的新边界,让医疗数据在临床决策、科研创新、资源配置等领域释放更大潜力,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专访·浙江大学 | 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这样的人才,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需要你!
2025-03-07
以下文章来源于信息网络安全杂志 ,作者信息网络安全杂志近期,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度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结果和专家咨询评议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2024年度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全重”)重组工作已完成,科技部将在后续工作中对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强考核评估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通知来源: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官方网站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于2020年正式启动。2022年1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正式生效,这是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全国重点实验室定位由此确定: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提供公共科技供给和应急科技支撑。归根结底,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目的是促进创新。2023年,《中国教育报》为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做专题报道,围绕机制体制建设、科研组织方式、人才建设与评价采访了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有关负责人,文章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0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目前获批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中与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关系最紧密的一个,在加快组建人才队伍、创新评价体制方面也有其深刻理解。加快完善人才体系建设是关键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定位为:面向“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受控高效流通使用”的国家重大科研需求。2022年11月,依托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等多个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相关领域省部级科研平台,实验室正式获批成立。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历程信息来源: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人才体系建设是浙大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重成立初期的重要工作。成立伊始,陈纯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吴建平院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立即汇聚了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等高层次人才。任奎教授担任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刚教授和杨小虎教授担任实验室副主任,同时并广发英雄帖,诚邀海内外英才加盟。领军专家在浙大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重建设中重点在机制引领与智库建设方面发挥重大作用。陈纯院士在2023年国务院第三次专题学习上就“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讲解;任奎教授在2024年国家数据局专题学习上主讲“隐私计算技术理论与实践”并受聘担任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与此同时,实验室还向有关部门提出多条内参,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与智力支撑。图片来源: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了建成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确保人才队伍能有效支持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落地,实验室还成立了垂直领域专家评价委员会,综合考虑落地项目与论文发表结果,通过开源贡献认可度等多维度指标去衡量技术人才的工程化能力。目前,实验室已经组建了一支涵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特聘专家、AAAS/ACM/IEEE/CCF会士、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和国家级四青人才在内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产学研融合 为人才提供更多土壤在不断完善的人才体系建设的支撑下,过去的两年中,实验室新增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3项(重点项目4项)、国防科技项目7项,发表了CCF A类论文80余篇,荣获CCS 2024、ACM SIGSOFT2024等11项最佳/杰出论文奖。凭借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获得了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重要荣誉奖项4项。同时,实验室承办的国际期刊《Blockcha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是我国首本区块链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也是全球区块链领域创办最早学术期刊之一,入选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英文梯队期刊项目,目前期刊已被ESCI、EI等多个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最新CiteScore11.3,最新影响因子6.9,排名计算机子学科全球前10%,区块链领域全球第一。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展厅浙大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重作为对接国家重大科研需求的平台,面向的是比一般学术研究“更具体更应用”的问题。从科研创新到把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期间的一系列过程并不容易。高校人员的科研能力毋庸置疑,但是进行科研成果转化,还要解决许多新的工程化问题。因此,实验室不断探索有组织科研与产学研结合的新方式,为给更多青年英才提供创新土壤。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和地方政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在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杭州滨江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于2023年5月成立。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来源: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公众号高新区研究院的建立为全重实验室的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了保障支持,通过组建一只强有力的工程师团队来支撑全重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全重研究员团队更多的负责对接国家重大科研战略需求的前沿科研工作,高新区研究院工程师团队更多地负责成果转化与落地应用工作,相互配合促进全重实验室更好更快的发展。此外,浙大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重还积极对接国家实验室,与地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共建了多个合作基地和联合实验室,承接国家重大任务,合力支撑国家战略需求。目前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众多关键技术已经在政府、公安、金融、制造、医疗、通信、电力、交通、公共服务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产业人才的创新之旅依托高校对科研人才的吸纳与培养能力,浙大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重大力引进具有前沿技术研发和转化经验的全重实验室专职研究员。实验室专职研究员王庆龙、卓书果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入职实验室的。卓书果选择来浙大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重的理由在于,这里提供了一次尝试新领域的机会。过去在阿里达摩院工作的他,在XG-LAB实验室负责核心专网相关研究。但他本人更加热爱学术性工作,且兴趣广泛,全重提供了更广泛的领域选择空间,能够满足他在学术领域不断尝试的热情,因此他选择加入智能网联车安全团队。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和团队不仅实现项目落地,相关成果还获得了国际智能车安全领域重要会议VehicleSec-2024的Best Short Paper Award。王庆龙(左)、卓书果(右)来源:受访者提供王庆龙过去也在阿里巴巴达摩院工作,他负责人工智能相关研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云服务业务中的系统进行优化和故障诊断。他指出:“在企业,研究工作最终落点都是将相对小的研究技术应用到比较明确的一个生产问题上,这是由降本增效的目标导向决定的。而全重的视野更大、更宏观、更多面,有点类似创业,反而有更多机会从事行业和产业实践。”王庆龙认为,加入全重后的科研进展,已经远远超过他的预期,当前的工作从各个层面都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以及可能从事研究的范畴,并帮助自己获得了很多技术方面的启发。目前,王庆龙与团队已经在人工智能模型对抗、可解释性以及工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在CCS、FSE、ISSTA、SIGKDD等国际知名期刊与会议发表十余篇,并作为指导教师获2024年度“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NeurlPS’24大模型安全竞赛冠军与特别奖。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年会大语言模型和智能体安全竞赛来源: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公众号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已经在人才体系建设与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要打通从理论创新到技术攻关再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路径,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区块链与数据安全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实验室人才培养机制也将面临新的考验,期待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发现可持续性与储备技术人才挖掘方面探索新路径,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智启新程·共筑安全未来”峰会圆满落幕
2025-02-27
 2025年2月21日至22日,由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与其引进企业杭州安泉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泉数智”)联合主办的“智启新程·共筑安全未来”安泉数智技术赋能峰会在杭州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数据安全与人工智能安全的前沿趋势、战略布局及生态共建等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共同描绘行业发展的新蓝图。开幕式致辞:共话行业使命峰会聚焦数据与人工智能安全技术,研究院与安泉数智共同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智安全引领者,同时呼吁与会者携手共进,聚焦数据与人工智能安全,一同参与到这场智能革命中,创造历史、合作共赢。研究院赋能:助力企业成长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研究院领导杨坤博士在峰会上发表演讲,为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研究院的建设定位及研究方向。杨坤博士表示,研究院不仅专注于区块链与数据安全领域的前沿研究,还为有意向在杭州高新区落地或孵化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科研资源、场地扶持及政策优惠,助力初创企业快速成长。主题演讲:智守未来,创新驱动安泉数智在峰会上展示了精心打磨的十大拳头产品,涵盖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多个领域。这些产品不仅展现了其在技术研发上的深厚积累,也为行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安全保障。另外,题为“智守未来:企业战略与行业使命”的主题演讲中,强调了研究院与安泉数智将持续聚焦数据与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研发新一代安全产品与服务,为行业赋能。智启新程·共筑安全未来,此次峰会不仅是数据安全与人工智能的技术交流平台,也与各界伙伴共同探讨了行业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数据驱动的智能革命。今后,研究院将持续打造企业孵化和交流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多模式,加强成果培育与转化,我们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行业伙伴一起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新趋势,携手探索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与产业发展。关于研究院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是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杭州滨江区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联合设立的创新研发机构,作为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地方政府唯一共建基地。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陈纯院士领衔,将面向维护我国数据安全战略需求,聚焦区块链自主可控、监管充分、内生安全的关键目标,坚持科技、产业、人才“三位一体”,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的创新优势以及研究院学术中心的平台优势,开展一系列区块链与数据安全方面的科研攻关,学术交流、人才引育、产业孵化等工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研以致“强”,推动实现我国在区块链与数据安全领域的自立自强,加速形成相关领域产业集群,助力数字经济“二次攀登”。关于安泉数智安泉数智成立于2023年,是研究院2024年度重点引进企业,由浙江大学院士、教授、研究员和上市网络安全企业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创建,依托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以“保障数据驱动的智能革命”为使命,聚焦数据和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研发新一代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安全产品服务的高新科技型企业。研究院产业合作联系人 林老师      15088785126 linyangping@bcds.org.cn
喜讯!研究院引进企业安泉数智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2025-01-02
近日,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重点引进企业杭州安泉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泉数智”)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英诺天使基金担任领投,赛伯乐投资集团跟投。融资主要用于新一代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安全解决方案产品研发、扩大行业品牌影响力、增强区域覆盖。安泉数智作为研究院2024年度重点引进企业,是新一代数智安全引领者,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研究员和校友创建,是聚焦数据和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高新科技型企业。依托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新一代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安全产品服务。2024年9月,安泉数智入驻研究院所在的滨江物联网孵化器,同月,携“新一代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安全解决方案”项目签约5050人才项目。安泉数智核心团队及股东阵容强大,有来自国内数字化和网络安全领域顶级院士、教授和专家,也有来自大型互联网企业和上市网络安全企业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团队核心成员曾参与国家级重大科研计划15项、省级重大科研计划20余项。历史上累计申请网络安全技术发明专利超500项,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创新和研发产品超30款,其中多款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引领行业发展,历史累计产品创收超过百亿。安泉数智成立以来已服务客户近百家,参与多项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安全相关行业、国家标准。并为网信办、公安部、数据局和工信部等多个国家、省、市网络安全监管主管部门,以及中国石油、中国航信、国家电网、国家管网、国家能源集团等头部央国企提供数据和AI安全产品服务。公司先后参与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重大活动安保服务工作,并获得相关部门高度认可和书面感谢。后续,研究院将与安泉数智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双方将聚焦于数据流通交易过程中的动态安全需求,以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新趋势,携手探索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技术和成果转化。未来,研究院也将继续保持开放和共赢的态度,通过孵化企业、建立联合研究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学术标准研究以及共同申请研究课题等多种合作方式,与行业伙伴共同前进。我们诚挚邀请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关注区块链与数据安全领域,携手推动相关技术和行业的进步,加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产业集群的形成。
院士领航,专家齐聚!2024网络空间安全西湖论坛议程抢先看
2024-12-27
为了推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2024网络空间安全西湖论坛暨浙江大学西湖学术论坛第293次会议拟定于2025年1月4-5日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邵逸夫科学馆举办。论坛旨在打造多元化、跨学科的交流和成果展示平台,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顶尖团队就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展开深度探讨,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以期增进全球产学研用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高质量发展。
研究院协办的2024第十七届中国密码学会年会成功举办!
2024-11-19
近日,由中国密码学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协办的2024第十七届中国密码学会年会在浙江杭州召开。年会汇聚国内外院士、密码领域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和学生,共同探讨密码学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动态以及发展趋势,促进国内密码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密码学术、科技创新发展。国家密码管理局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纯,浙江省密码管理局局长吴文,浙江大学副校长、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管委会主任陈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陈纯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密码技术是国家信息安全的核心基石,是信息化时代衡量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以法治化引领国家密码产业行稳致远,为密码学创新发展保驾护航。浙江大学积极布局密码研究方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密码前沿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期待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交流,携手共促密码技术的创新进步。陈纯院士致辞  陈刚副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学校感谢国家密码管理局和中国密码学会的信任与支持,让浙江大学承办本届密码学会年会。他指出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高度重视密码学科发展和密码人才培养,主导我国首个零知识证明领域ISO国际标准,培养学生获得全国性密码创新大赛奖项。学校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同推动我国密码研究高质量发展。陈刚副校长致辞开幕式由本届年会程序委员会与组织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管委会副主任任奎教授主持。任奎教授主持开幕式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张帅,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研究院数据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秉晟等多位专家受邀出席活动并在分论坛上作精彩报告。张帅副院长作分享报告张秉晟教授作分享报告作为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地方政府唯一共建基地,未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将继续聚焦区块链自主可控、监管充分、内生安全的关键目标,坚持科技、产业、人才“三位一体”,推动实现我国在区块链与数据安全领域的自立自强,加速形成相关领域产业集群,助力数字经济“二次攀登”。关于中国密码学会中国密码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Cryptologic Research,简称CACR)成立于2007年3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以密码学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成部分,挂靠单位为国家密码管理局。
【夯实数安底座,护航数智发展】——“滨创荟”之数据安全专题技术分享活动成功举行!
2024-11-01
10月30日,【夯实数安底座,护航数智发展】——“滨创荟”之数据安全专题技术分享活动在我院成功举行。杭州市滨江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姜黎,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副院长张帅出席并致辞。ACM/IEEE Fellow、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研究院首席研究科学家杜文亮教授,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健,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坤,研究院高级研究员、OphenHarmony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长薛峰等专家学者出席并做主题演讲。活动伊始,姜黎发表致辞,她指出当前滨江区正在全力打造“三数一链”数据可信流通基础设施框架和治理体系以及数据要素“改革沙盒”运行机制,研究院作为滨江区着力打造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之一,在区块链与数据安全领域拥有独特优势,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数据安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滨江区数字经济“二次攀登”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张帅指出,研究院作为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地方政府唯一基地,专注区块链与数据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应用深化及产业发展,愿与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一道,共同夯实数据安全底座,护航数智发展,为构建可信数字世界贡献力量。 ACM/IEEE Fellow、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研究院首席研究科学家杜文亮教授分享了《为网安教育和科研打造互联网仿真器》,该分享为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先进的互联网仿真器技术,为网络安全教育和科研提供高效、真实的实验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质量,也为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健老师分享了《隐私计算:查询与计算》,深入剖析了隐私计算在数据处理和查询中的重要作用。他详细介绍了隐私计算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参会者打开了数据隐私保护的新视角。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坤老师分享了《智能网联车安全评测与防护增强》。随着智能网联车的普及,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杨坤老师带来了智能网联车在安全评测和防护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智能网联车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研究院高级研究员,OphenHarmony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长薛峰老师分享了《开源鸿蒙OS构建可信数字世界底座》,展示了开源鸿蒙OS在构建可信数字世界方面的独特优势。他详细介绍了鸿蒙OS的安全机制、性能优化以及应用场景,为参会者提供了深入了解鸿蒙OS的宝贵机会。活动过程中,参会者们积极提问,与分享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不仅加深了参会者对数据安全技术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活动由滨江区科技局,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指导,由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和浙江省信用协会联合承办。研究院产业合作联系人      林老师      电话:15088785126      邮箱:linyangping@bcds.org.cn
就在这周,研究院引进企业接连传来喜讯!
2024-09-30
近期,研究院引进企业接连传来喜讯。杭州安泉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于9月29日成功签约滨江重点人才扶持项目——5050人才项目。与此同时,杭州启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荣获“2024年杭州市数字服务贸易重点企业”称号。安泉数智·璀璨签约9月29日上午,2024“天堂硅谷”精英沙龙暨硅谷人才活动周启动仪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纯,区委书记章登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在5050人才项目集中签约环节,杭州安泉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泉数智”)携“新一代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安全解决方案”项目落地滨江。安泉数智是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于2024年9月引进的重点企业,由浙江大学教授、研究员和校友创建,依托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聚焦数据和人工智能安全领域,致力于提供新一代AI赋能的网络数据安全和AI系统自身安全的产品与服务,助力千行百业高质量完成数智化转型升级。此次签约,标志安泉数智在数智安全领域的实力与潜力得到了高度认可。相信在“5050”人才计划的助力下,安泉数智定能乘势而上,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研究院也将继续与安泉数智携手,一同在滨江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扎实前行。启泰电子·荣获称号9月25日至9月29日,以“数字贸易 商通全球”为主题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在杭州大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本届数贸会致力于打造全球数字贸易领域的标杆展会,32个国家和地区超1500家企业参展,场内外合计签约额达到1650.8亿元,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数字盛宴。在本次数贸会上,杭州启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泰电子”)荣获“2024年杭州市数字服务贸易重点企业”称号。启泰电子作为研究院重点引进企业之一,同时也是滨江区政府重点人才引进、招商引资项目之一,曾在2023年9月,被评为杭州5050人才企业。启泰电子创始团队为多家海外芯片企业的指定合作人,核心业务涉及芯片设计的多个环节,致力于利用国内半导体行业的供应链,逐步完成海外设计订单的国产化。启泰电子此次被认定为杭州市数字服务贸易重点企业,无疑是对其在该领域内创新能力与潜力的高度肯定。后续,研究院与启泰电子将深化合作层次,共同致力于数字服务贸易安全领域的尖端探索与实践应用,携手翻开创新、共赢的新篇章。研究院在未来将继续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孵化、联合研究机构、技术服务、学术标准研究、课题联合申报等。我们期盼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聚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领域,为推动相关技术和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携手加速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块链与数据安全产业集群。研究院产业合作联系人联系人:林老师电话:15088785126邮箱:linyangping@bcds.org.cn
研究院参加2024年OpenHarmony安全治理分论坛
2024-09-29
 9月26日,OpenHarmony安全治理分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包括浙江大学、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兰州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北京赛博昆仑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高校机构和企业,围绕OpenHarmony安全治理的社区贡献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深入交流。 OpenHarmony安全委员会副执行秘书长、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峰担任本次论坛主持人,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论坛的核心主题——在万物智联时代下,如何确保OpenHarmony的安全治理与技术发展。本次论坛议程就开源供应链安全、安全检测能力、应用数据隐私保护、安全情报及漏洞挖掘实践等多个维度发表8个主题演讲。此外,还发布了13个社区安全共建课题,号召行业安全专家共同参与OpenHarmony社区安全共建,确保了论坛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度。在本次论坛上,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松针对鸿蒙应用合规检测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不足和政策梳理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创新的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基于对11个政府部门制定的22项法律法规的深入分析,将其细化为215项具体的合规检测标准,确保了合规性检测的全面性和细致性。通过采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人工智能模型以及大型语言模型等技术手段,对应用程序的源代码、调用栈、用户界面组件以及隐私政策文本进行全面分析,自动化检测94%的合规检测项,显著增强了检测流程的效率与精确度,并生成详尽的检测报告。此外,还有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在OpenHarmony安全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这些研究成果和技术实践,不仅展示了OpenHarmony社区在安全治理方面的积极探索,也为整个开源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后续的安全治理工作中,研究院也将继续积极参与,配合OpenHarmony安全委员会持续加强社区安全治理工作投入,紧跟行业安全治理先进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提升社区安全治理水平,为OpenHarmony构建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同时,也将积极推动OpenHarmony生态的繁荣发展,为构建万物智联世界贡献力量。研究院人才简介薛峰博士,OpenHarmony安全委员会副执行秘书长,现任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安全平行切面联盟AOTA副秘书长,曾任职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集团担任高级安全专家。研究领域涵盖数据安全、智能化攻防和人工智能安全。受邀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AI伦理工委会委员”,为行业人工智能伦理发展做出贡献。受行业联盟“数字思路安全智库”邀请,受聘为数字丝路安全智库专家,为建设安全的数字丝绸之路提供指导,为行业安全水位提升做出贡献。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金融大数据创新应用”案例评选活动中获评金融大数据创新应用先进工作者。李松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ACM CCS杰出论文奖获得者。博士毕业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程序分析、漏洞挖掘、应用安全、网络安全等,在IEEE S&P、ACM CCS、USENIX Security、NDSS等领域顶级会议中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是IEEE S&P、USENIX Security、WWW等顶级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和ACM Computing Surveys等顶级期刊的外部审稿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以及来自华为、蚂蚁金服等企业的多个攻关项目,获得了华为“启真优秀青年学者”“鸿蒙先锋”等荣誉称号。